本站为【传爱成考】旗下网站,主要提供免费成人高考政策与资讯,信息仅供学习交流,非官方网站,具体信息以官方教育考试院发布为准。

全国各省成人高考指导报名入口

隋唐时期-成考复习资料

成考帮 发布时间:2018-12-17 17:06:56

隋唐政治

  1.隋朝的统一

  条件:人民深受分裂战争之苦,渴望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北周统一北方。

  经过: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隋,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使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2.三省六部

  (1)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②六部为尚书省下所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2)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3.科举制

  (1)隋文帝时,废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逐渐形成。

  (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3)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选官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4.贞观之治

  隋末农民战争发展之时,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唐高祖)建唐,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即皇帝位,即唐太宗,年号“贞观”。他的政绩主要表现在:①吸取隋亡教训,形成开明思想,认识到君和民是舟与水的关系。②善于用人(房玄龄、杜如晦),重视纳谏(魏征进谏200余次,受到赞赏)。③调整统治政策。推行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完善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沿用北魏均田制和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发展生产。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促进对外交往的政策。贞观年间,唐朝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5.文成公主

  贞观时期,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向唐朝遣使纳贡,请求通婚。640年,唐太宗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40年(680年逝世),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藏两族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在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6.武则天

  唐太宗死后,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政事,逐渐掌握大权。高宗死后,武则天称帝(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周。她的主要政绩表现在:①奖励农业生产。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②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她对有才能的人,能破格选用升迁。如名相姚崇、狄仁杰。

  她统治期间,也有一些弊政,如重用武氏家族、大肆崇佛等。

  7.开元之治

  武则天死后,过了几年,她的孙子唐玄宗继位。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这一时期他励精图治,重视官员的人选,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人员。他任用了有才干的姚崇、宋璟做宰相。开元期间,政治稳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8.安史之乱

  原因:唐玄宗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政治;藩镇(唐玄宗为加强边防而设的军镇称藩镇)权限膨胀,其长官节度使总揽军、政、财权,不听中央节制。

  经过:755年,辖今冀、晋、辽一带的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洛阳、长安。两年后,唐将郭子仪、李光弼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长安、洛阳。后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763年被唐军打败。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史称“安史之乱”。

  影响: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唐朝从此由盛而衰。

  9.黄巢起义

  原因:①唐朝政治黑暗。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是政局混乱的三大因素。②土地兼并严重。③唐末水旱灾害频繁,官吏照旧催租。

  经过:875年,王仙芝在长垣起义,同年,黄巢起义响应。后来,王仙芝战死,黄巢率起义军展开流动作战,转战大半个中国;881年,起义军占领长安,建大齐政权;后来,在唐军的反扑下,883年农民军撤出长安。884年,黄巢在泰山附近兵败自杀,起义失败。

  意义:瓦解了唐朝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进一步摧垮了魏晋以来的士族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隋唐经济

  1.大运河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2.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①隋唐沿用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②隋朝还沿用了北魏以来的租调制,后来又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以庸代役制开始部分推行。唐朝以轻徭薄赋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这一制度的作用: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证,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政府的赋税有了保证,使国家富裕了。

  3.曲辕犁

  唐朝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了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提商了耕田效率。

  4.两税法

  背景:唐朝中期,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780年,唐政府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称为两税法。

  意义和作用:

  ①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

  ②两税法实行后,政府收入增多了一些,但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社会阶级矛盾从根本上并未解决。


隋唐文化

  1.赵州桥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雕版印刷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诗集等。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2.僧一行

  唐朝著名天文学家,他主持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3.《千金方》

  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所写的一部杰出的医学著作。《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成果,并有许多创见。书里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五千多个药方,扩充了历代医学家的药物知识。《千金方》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唐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李白,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游踪遍及南北各地。李白以豪迈奔放的热情、宏阔磅礴的气势、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手法和生动轻快的语言,来描绘祖国的山河景色。代表作有《蜀道难》等。人们称李白为“诗仙”。李白的诗不仅在我国广为流传,也传到日本、朝鲜等国。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繁盛转向衰落的时代。杜甫在长安住过十年,对朝政的黑暗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安史之乱期间,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的诗,以沉雄浑厚的风格、深刻真挚的感情、锤炼凝重的语言,反映出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后人称为“诗史”。传诵千古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人们称杜甫为“诗圣”。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走向衰落的时期。白居易用诗歌来揭露和讽刺统治者的罪恶,表达人民的疾苦。他的这类诗被称为讽喻诗。家喻户晓的《卖炭翁》,就是他讽喻诗的代表作。他的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很广。


      中外交流

  1.玄奘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高僧玄奘是最杰出的使者。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辛,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国同印度半岛各国的文化交流。主要贡献:

  (1)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那里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佛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归国时,他带回佛经600多部,后来又陆续译出1000多卷。这些佛经的原本在印度半岛大多已失传,玄奘的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各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

  (2)将中国的《秦王破阵乐》和《道德经》等介绍给印度人民。

  (3)将西游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物产、信仰和历史传说等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鉴真

  唐朝时,有不少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最有影响的是高僧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罚本。他留居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直到逝世。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1)鉴真带去大量书籍文物和许多药方。鉴真用鼻嗅的方法,帮日本人辨别了许多药物,日本药商界奉他为始祖。

  (2)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

免费领取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s://www.msedu.cn/gqdls/6984.html

考生交流群

上海成考考生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